8月5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2024年底,济南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6.22万、占比24.93%,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广大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济南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越千介绍,为切实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今年以来,济南市民政局实施了提振养老服务消费行动,通过供需两侧一体发力育产业、促消费、优供给、提质效,持续释放养老市场活力,实现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培育壮大养老服务市场主体
济南市民政局抓实养老领域量质齐升工作,支持养老服务规模以上企业拓展业务、优化服务,持续扩大服务市场和客户群体,实现跨区域运营、规模化发展和营收、工资双增长。全市新增养老服务规模以上企业5家、达到12家,1-6月份实现营收0.8亿元,同比增长16.9%。
鼓励养老服务企业(组织)开展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经营活动,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养老服务品牌企业。先后培育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1个、省级连锁化品牌化企业10家,助力17家养老服务企业连锁运营各类城乡养老服务设施441处。
补齐拉长养老服务产业链条
济南市民政局组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联盟,吸纳近百家核心成员单位加入,积极对接相关头部企业,按照生产企业、养老服务机构、医养健康、养老保险四大板块,加快构建产业研发—服务供给—健康保障—财富管理的全产业链闭环。会同商河县、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依托现有产业园谋划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目前,商河县商投悦安里康养中心、起步区有医(山东)健康科技等2个项目完成初步选址,纪元机器人、黄河机器人创新院、无人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海神)等3个智能康养辅助项目正在选址。
加大与黄河流域养老产业联盟、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养老服务联盟相关地市的养老产业对接合作,面向国内外养老服务品牌企业加大招引力度,落地项目6个,正在推进项目5个。
扩容提质养老服务消费供给
济南市民政局持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大力发展护理型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80%,年内预计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800张;加大普惠养老机构床位供给,全市认定普惠型养老机构达到48家、床位达到8390张,在满足低收入失能老年人入住需求的同时,带动了其他家庭刚性养老服务消费增长。
开展居家适老化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工作,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老年人购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远程预警等适老化设备予以补贴,补贴额度达到30%,实现销售收入1755.53万元,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了优质优惠的养老产品。
推进“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民生实事项目,今年以来,新建认知症专业照护机构1家,新增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专区29个、社区康复服务点25个,新设认知症照护床位305张,完成老年人认知症筛查40.01万人次,满足了失智老年人筛查认定和照护服务需求。
优化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渠道
济南市民政局开展“银发呵护 产业偕行”2025年济南市“泉心为老”系列活动,打造“银龄大平台”和“椿欢里”银发经济消费平台,指导各区县举办“养老大集”15场次,持续推动养老政策、项目、产品和服务进机构、进社区,把各类急需刚需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
新规范提升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0家,选取26个社区设立社区老年用品、康复辅助器具展示和配置服务(租赁)站点,在3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养老服务顾问”,为老年人提供长短期托养、助餐助医、辅助器具租赁等社区服务,不断拓展“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
李越千介绍,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济南市民政局将以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提振养老服务消费行动,进一步激发养老市场活力,切实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养老需求。首先,持续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工作。持续挖掘消费潜力,在做好产品补贴活动的同时,利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置适老化产品展示点、搭建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场景,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沉浸式、体验式服务。其次,加快推进“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民生实事项目。年内全面完成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专区、社区筛查康复试点、认知症照护床位建设等任务,继续开展老年人认知症筛查,探索打造认知症社区筛查、专业机构照护全链条服务模式。同时,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工作。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全力做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工作,切实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照护支出压力。
(大众新闻记者 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