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央广网|从“宅家愁”到“出门乐” 小小助行器撬动银发经济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08-14 浏览次数: 字号:【

央广网济南8月13日消息(记者刘佳音 唐磊 实习记者牛济霖 赵雨璇)午后的阳光洒满济南甸柳新村街道的小广场,87岁的吕大爷拄着助行器,正和老伙计们热情打招呼,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而就在不久前,因脑梗后遗症导致一侧肢体乏力,他还只能坐在家中望着窗外叹气。从“宅家愁”到“出门乐”,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小小助行器带来的生活蝶变,更折射出银发经济在政策加持下的蓬勃活力。

在济南老城区,像吕大爷这样面临出行难题的老人不在少数。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海霞介绍:“我们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30%,高出济南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老旧小区楼道狭窄、设施老化,让许多老人成了‘宅家一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我们打造了‘养老用品超市’,精准破解这一民生痛点。”

走进这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的“超市”,记者看到四周货架整齐陈列着不同款式的助行器、防滑浴凳、智能报警器等适老化产品,中间区域则摆放着纸尿裤、酒精棉片等老年常用消耗品。作为济南市首创的街道级“银发经济产品租售中心”,这里创新打造“看得见、摸得着、能试用”的消费场景,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有效激活了社区银发消费潜力。

开在社区里的“养老用品超市”(央广网发 赵雨璇 摄)

吕大爷便是这一创新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以前网购的三腿拐杖,买回来才发现不稳当,用着容易摔跤,只能闲置。”吕大爷的老伴向记者展示着家中的旧拐杖,如今,看着正在广场散步的吕大爷,她笑着说道:“在这个超市能试能选,政府还有补贴,最后花一百多块就买到了这个助行器。现在他每天都能下楼遛弯,看邻居们下棋,笑容越来越多,整个人都精神了!”

从“线上盲选”的困境到“线下体验”的便捷,社区“养老用品超市”精准对接了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养老服务顾问党晓介绍:“我们的产品可租可售,租赁前三个月免费,销售价格也低于市场均价,叠加政府补贴政策后,老人选好产品现场就能抵扣费用。政策实施以来,咨询购买的老人同比增加20%左右。”除助行器外,防滑地面、助浴扶手等适老化用品也备受青睐,既改善了老年人生活环境,更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幸福感。

不少老年人使用助行器辅助出行(央广网发 牛济霖 摄)

政策“送东风”,市场“显活力”。今年以来,山东省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济南市同步推出配套政策: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适老化产品,单件最高按实际售价的30%享受补贴。以吕大爷购买的助行器为例,原价268元,补贴后仅需支付187.6元,实实在在的优惠激发了老年人的消费意愿。

据历下区民政局局长李健介绍,刚刚结束的首批适老化改造以旧换新活动中,17天内全区32家参与企业实现订单963单,政府补贴172万余元,直接撬动养老消费近600万元,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形成良性互动。

从“宅家愁”到“出门乐”,小小助行器撬动着银发经济的消费新活力。适老化产品正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提升生活品质”跨越,不仅为老年人带来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更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银发力量”。相信在政策精准发力与市场创新响应的双重驱动下,银发经济发展的每一步都将踩在民生的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