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宁夏:强化数字赋能 优化服务供给 推动老年人由“养老”向“享老”转变
发布日期:2025-06-12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突破口和发力点,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养老”服务新模式新路径,有效破解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积极探索创新,搭建“一站式”交流平台。2023年以来,自治区民政厅连续两年主办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设置智慧养老展区,引进400余家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企业、智能化产品供销商,展出柔性外骨骼机器人、虚拟成像实时监控仪等国内外前沿养老“黑科技”,通过推介宣传,智慧养老、人工智能等在全区养老领域有了较深层次的触探。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将青铜峡市怡园老年养护院打造为全区“人工智能+养老”应用场景示范点,引进3台脊疗睡眠小愈机器人、5台智能生物能量仪以及1套AI人工智能健康筛查系统,利用AI技术生成适用于不同身体症状的个性化康复理疗解决方案并自主执行,实现多种亚健康和慢病检评防管的智能评估与全程无人化的机器人理疗干预,为全区开展“人工智能+养老”提供有益借鉴。

抓好资源整合,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依托“数字民政—智慧养老”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宁夏全域的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的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开发“养老服务地图”、“养老顾问”等六大高频服务场景,推动“医、康、养、护、旅”业务一体化,实现基本养老服务行为全流程监管和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整合养老领域的老年助餐、助洁助浴、探视巡访、健康医疗、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六类服务,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精准化、数字化水平,精准响应全区116万名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精准对接需求,推行“一条链”养老服务。紧盯26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老年人高频服务“一次办”、“一站办”、“一网办”工作机制,统筹机构端、老人端、民政业务办理门户业务流程,实现6.8万名高龄老年人津贴线上申请、免申即享;2.5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能力评估全覆盖;推动近1.5万户困难老人适老化改造“上网”、400余名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和9095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等业务“链式”办理、扁平管理。针对特殊困难、高龄等老年人家庭和患病、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群体,为2000余名老年人实施长者通“一键呼”24小时紧急呼援服务,安装“物联网+”家庭智能报警系统,快捷高效满足老年人养老多方面的需求。

推进数据共享,构建“一盘棋”监管系统。建立“六统一”技术标准框架体系,按照“统一门户集成、统一接入管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授权管理、统一资源管理、统一安全防护”要求深化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推动业务重构,打造养老服务“监管+调度”新模式,实现行政检查过程一网通查,确保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规范管理。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实现对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日常运营的实时监管和信用监管,并对居家适老化改造、居家上门养老服务、老年人助餐配餐等高频次服务进行全过程管理,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推动养老服务安全有序发展。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