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768U/2025-00024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5-02-10 发布日期: 2025-02-10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民政局
- 标题: 济南市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2024年,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民生工作部署,深入践行“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理念,加快实施省会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用心用情用力保基本、兜底线、优服务、促发展。
这一年,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在我市召开,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养老设施数量、慈善组织数量等7项关键指标排名全省第一,9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居全省前列,在五年一次的全国民政系统评选表彰中,1个单位、1名个人分别入选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副部长唐承沛、张春生(原)、胡海峰等实地调研济南民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基本民生底线兜紧兜牢
聚焦“兜牢底”,实施“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标准”民生实事项目,将9类困难群众11项保障标准分别提高5%以上,我市各项保障标准均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共发放社会救助金15.26亿元,有力保障了25.7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聚焦“兜准底”,出台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18条措施,制定发展服务类救助政策,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社会救助“集中申报日”制度和孤困儿童“一事一议”制度,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综合治理,将12.58万人纳入动态监测,对19万人开展经济状况核对,动态退出低保7427人。
聚焦“兜好底”,实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完成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20件实事,入户走访留守和困境儿童3707人次,推动孤儿医疗体检定点医院扩充至21家,将2835名儿童纳入“护佑健康”大病保险项目,资助287名孤困儿童圆梦高校;实施“精康融合”行动,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实现区县全覆盖,开展多元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8561人次;完善“1+166+N”流浪救助体系,完成市救助管理站新站搬迁,规范提升“泉城避风港”166处,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170人次。
基本公共服务优化提升
创建老年友好社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落实高龄津贴、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游园等优待政策,省、市联动开展“敬老月”系列关爱活动,为17万余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1亿元,为4.9万余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生活和护理补贴,对3.6万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达到12个。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实施济南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2024—2026年),修订发布济南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出台老年助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养老人才发展、养老资金支持等政策,加快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完成钢城区养老服务中心二期建设,规范提升老年助餐站点400处,新建家庭养老床位2135张,实施适老化改造868户,培树示范型养老服务设施65家,7家养老服务规上企业营收增长10.7%。组织“泉心慰老”专题讲座26期,我市2名护理员在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分获一、二等奖。
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实现婚姻登记免费办、跨区域办、电子证照现场办、婚育户集成办,为10000余对新人举办婚礼式颁证仪式,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1.6万余人次,组织青年人才集体婚礼等活动。
深化殡葬领域改革。完成市级殡仪馆改造提升,深化非法扩建公墓等问题排查整治,为5.32万群众减免基本殡仪服务费用6900余万元,开展婚丧习俗改革宣传活动260余场次,倡树文明新风。
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创新
持续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完善三级党建工作体系,社会组织“党建入章”率达100%。依法管理社会组织6388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9万家,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6家,年报率达95%以上。制定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引导社会组织发布就业岗位5072个,减免涉企收费299.6万元。
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组织“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全市慈善组织达到122家,募集资金1.86亿元;新备案慈善信托14笔,总量达到49笔,合同规模达1.56亿元;新增社区基金和“幸福家园”慈善项目722个,惠及群众130万人。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1.33亿元,增长3%,累计销量突破200亿元。
优化区划地名管理服务。开展乡镇政府驻地信息专项核查,建立市县两级台账,推进数字界桩试点建设,高质量完成第七轮县级界线联检年度任务。制定乡村道路命名指引,指导国际医学中心编制片区地名命名方案,发布泉城文化特色系列地图,试点打造47个地名文化主题社区(特色村),配合完成济南标准地址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