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汇聚慈善合力 创新基层治理
发布日期:2024-09-20 浏览次数: 字号:【

慈善公益报(广民慈)近年来,四川省广汉市民政局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整合社会资源,围绕社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公益慈善人才培育等,引导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在服务民生保障、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基层慈善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邻里乡亲互助机制,建立慈善基金管理网络。广汉市各村(社区)大多建有邻里乡亲互助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引导村(社区)成立慈善基金。2021年以来,广汉市各村(社)相继建立社区慈善基金和村级慈善基金,在乡风文明建设、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中起到正面引导作用。2023年6月,全市120个村(社区)全覆盖设立慈善基金。

二是以奖代补激活基层动力,打造慈善人才专业队伍。对首只村(社区)慈善基金(雒城街道三北社区、连山镇石梯村)按1:1的比例配套启动资金每只5万元,对首个实现全镇域(高坪镇)推进的村级慈善基金配套启动资金每只8000元;为其他新成立的慈善基金按不低于3000元配套启动资金;同时,分批开展全市社区基金宣讲会及精细化培训。

三是加强资金安全监管,推动慈善基金规范发展。建立了市民政局、镇(街道)、村(社区)三方协调工作机制,制定了《广汉市慈善会村(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办法》,印发了《广汉市慈善会社区发展治理慈善基金实务运营手册》,慈善基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归村(社区),广汉市慈善会履行资金使用建议和资金监管职责。每只村(社区)慈善基金均设立慈善基金管委会,接受社区监委会和群众监督。

逐步深化建设

拓展基层慈善服务能力

一是着眼群众急难愁盼,切实为村(居)民提供服务。通过汇聚社会力量,深耕群众急难愁盼的小微项目,将慈善基金用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

二是顺应数字发展趋势,推动慈善基金与时俱进。探索“互联网+慈善”模式,作为全国首家县级慈善组织入驻腾讯“耘公益”平台,自主开发运营广汉市慈善会线上小程序;利用“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征集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实现“为村”线上议事和公益事业相结合,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三是深化“党建+慈善”模式,开办慈善积分超市。在各村(社区)设立慈善积分超市共35个,制定积分兑换制度,鼓励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好人好事评比获得爱心积分,凭积分到慈善超市进行礼物兑换,动员和引导群众支持慈善、参与慈善。

发挥纽带作用

创新基层慈善服务机制

一是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体系,促进本地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广汉市民政局连续4年发布公益创投项目共计60余个,撬动慈善资源价值58.36万元,推动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和公益慈善人才能力水平提升。近年来,新培育孵化7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慈善专题培训、社工岗人员专题培训、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培训等10余场,服务人员1000余人次。

二是创新社区治理,推进以社区慈善基金为载体的慈善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村(社区)慈善基金开展扶弱济困、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广汉市慈善会积极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慈善基金募集活动,在儿童节、重阳节、“中华慈善日”等特殊节日,集中开展公益集市、慈善义卖、慈善募捐等活动,并将善款用于帮助特殊困难群众。

三是拓宽公益慈善服务渠道,引导更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广汉市民政局、市慈善会创新工作方法,将公益创投项目参与组织由登记社会组织扩展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支持社区社会组织、自组织参与微创投项目。在公益创投大赛的带动下,广汉市唯爱社会服务中心、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等40余个社会组织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慈善基金募集系列主题活动80余场。

广汉市村(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以来,积极发扬慈善大爱文化,不断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加强慈善基金品牌宣传,弘扬“人人皆可慈善”的社会导向,营造全民参与慈善的友好氛围,将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广到基层治理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