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钢城区民政局始终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聚焦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构建“一网四助”工作体系,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新途径,不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服务类救助“一张网”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聚焦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务兜底保障“一个也不能少”,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覆盖、无缝对接的大救助服务工作网络。
横向,建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民政、教体、住建、卫健、医保、残联等16个部门的31项救助服务职能,定期召开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提高救助服务效能。出台《钢城区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多层次信息共享体系,实施常态化数据共享比对,建设监测预警模型,确保救助服务对象识别“不漏一人”。 纵向,在6个街道建立“一站式”综合救助服务大厅,优化社会救助事项联办流程、机制、标准、渠道,让信息多串联、数据多跑路、困难群众少跑腿。充实街道社会救助站、未保站、社工站力量,依托各村(社区)民政协理员、儿童主任、网格员、公益岗,完善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救助保护网络,形成“主动发现、协助办理、跟踪帮扶”闭环服务管理模式。 网格,将救助工作关口前移,触角下延,救助基本单元落细到网格,联合组织部、社工部制定出台《钢城区“党建+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以街道(功能区)包村(社区)机关干部、村(社区)民政协理员、网格长或村(社区)小组长、党小组(党员联户)组长为主体的困难群众救助服务“四级网格员”队伍,合力开展“铁脚板摸排”,切实摸清困难群众底数和真实需求。 实施“四助”合力帮扶 暖心服务困难群众 “政策助”。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临时救助和其他各项专项救助。今年以来,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4356人、特困698人,发放救助金4107.79万元。为2444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230余万元,为7394名重度残疾人与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561.4万元,为644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42.24万元。9046人次接受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救助资金4200万余元。 “村居助”。在全区所有村居建立“幸福食堂”,共214家,每天为3231名低保、分散特困、独居老人等困难人员送饭两次,并根据困难人员实际情况,分类列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健康、精神慰藉、代办服务、咨询服务等6大类服务项目。送餐的同时,结合进行入户探访,了解困难群众实时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血压监测、打扫卫生、物品代购、事项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便捷的关爱服务。 “邻里助”。对不愿集中供养又无亲属赡养或亲属无力赡养的,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鼓励分散特困人员与村“两委”、亲属、邻居等签署“一对一”监护照护协议,通过居家赡养、邻里助养等相结合的方式照顾日常生活。 “群体助”。建立救助服务联盟,吸纳近50家社会组织、爱心单位和企业参与,统筹各方资源,将社会救助服务元素融入公交站点、银行网点、绿地公园等生活空间各个角落;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枢纽功能,打包发布物质帮扶、心理关怀、社会融入等帮扶项目,链接区域内外企业,爱心商家等主体,为困难群众提供“微心愿”帮扶物资;依托社工站成立救助服务、助老帮扶、儿童关爱、社区治理“四大支持网络”,持续加强与各社会组织的联系,发动近2000名志愿者参与到救助服务行动之中,构建起人人关注困难群体、人人参与救助服务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开展困境儿童及困难老年人个案19个,儿童、老年人教育及兴趣类小组活动20个、社区服务活动65场。多方链接志愿服务资源,服务时长304小时,累计服务群众1465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