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携手“泉心向善”,让慈善花香沁润泉城——写在第八个“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
发布日期:2023-09-05 浏览次数: 字号:【

日期:2023-9-5  来源:济南日报  记者:兰萃  通讯员:王娟

“益动泉城”慈善市集到“因爱而生”慈善音乐会,从“暖心微改造 旧居换新颜”社区基金项目成立,再到泉城老兵听力关爱行动,近年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围绕中心大局,实干笃定前行,持续打造“泉心向善”慈善事业品牌,壮大慈善主体力量,积极培育社区基金,大力宣传慈善文化,济南市慈善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慈善,已成为助推“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重要力量。9月5日,是我国第八个“中华慈善日”。截至目前,全市慈善组织增长至110家,慈善信托项目备案达18笔,信托合同规模达1.22亿元,设立社区基金261只,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50余万人。

强化政治引领 打造红色慈善

近年来,市民政局始终坚持党对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积极推行慈善组织“党建入章”,探索“党建+慈善工作”融合发展思路,以党建引领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慈善组织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及应对自然灾害、疫情防控等公共危机,引导慈善组织及时规划项目,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发力,贡献慈善力量。

脱贫攻坚期间,市慈善总会实施“慈馨+”慈善募捐和救助帮扶项目,通过建立孝善扶贫救助基金、对口支援湖南湘西扶贫等工作,支出善款5573.28万元,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

聚焦急难愁盼 打造为民慈善

救助是慈善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开展“情暖万家、康复助医、朝阳助学、爱心助残、夕阳扶老”五大救助项目及“蒲公英爱心行动、最美康乃馨、烈士寻亲、星宝就业”等特色慈善项目,各级慈善组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广泛汇聚社会爱心力量,以实干彰显为民情怀。

深入实施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引导慈善组织开展贫困群众救助项目,“365慈善与你同行”“善泽满‘槐’”“‘钢’需救”等系列公益慈善项目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支出慈善款物19.33亿元。

一个个慈善项目,一笔笔善款支出,传递了扶危济困的大爱精神,彰显了慈善事业的发展速度与温度。

严格慈善监管 打造阳光慈善

慈善事业的生命力与动员能力取决于公信力。近年来,市民政局坚持推进慈善事业规范化发展,加强慈善组织年报管理,完善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制度,充分运用约谈、审计、专项检查等监管手段履行监督职能,加强慈善组织管理,以强监管实现“依法治善”。举办慈善组织专题培训班、知识竞赛,召开座谈会,发放《慈善事业发展政策文件汇编》,大力宣传普及慈善法、《山东省慈善条例》,指导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慈善活动,以多途径实现“依法行善”。制定发布《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指南》,督促指导慈善组织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慈善组织在“慈善中国”的账户开设率达100%,年报率达100%。

传播慈善文化 打造品牌慈善

涓涓流水能汇成浩瀚大海,点点爱心能聚成磅礴力量。为了进一步传播慈善文化,市民政局始终坚持打造“泉心向善”慈善事业品牌,建成并启用近300平方米的全省唯一反映地方慈善发展全景的综合性展室——济南慈善展室,为济南慈善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全新阵地。

慈善文化的宣传,不止如此。市民政局连续3年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向济南市民发送4万余条慈善宣传公益短信,开展“泉城论善”主题交流、慈善展览等活动,扩大慈善文化宣传范围连续3年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等部门单位开展“一城大爱暖泉城·爱涌泉城”公益评选活动,举办公益慈善市集,打造“市中慈善号”公交专线,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多形式、多途径传递慈善温暖,传播慈善文化。

继往开来舒画卷,承前启后展宏图。市民政局将以第八个“中华慈善日”为契机,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传播慈善理念,普及慈善知识,弘扬慈善文化,激发慈善热情,带动更多的人携手“泉心向善”,让慈善花香沁润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