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困难群众所需所盼,以健全完善“加速度、专精准、全方位”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为主体,加快探索“专”“快”“新”的“1231”“社会力量+救助”的工作模式,聚力打造彰显历下救助速度、品质和效能的“历即救”精准服务品牌。瞄准历下实际,充分利用历下丰富、多元、活跃的社会资源和区域优势,在兜牢底线、保障基本的基础上,持续为增进品质民生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升中心城区、老城区救助服务品质,打造出救助标准领高、救助速度领跑、救助覆盖领先的社会救助工作“历下样板”,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今年来,先后迎接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政部等多次调研,获得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历即救”品牌获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
一、“专”字当头、多网合一,“335体系”推动救助服务“高质量”
一是“三联动”夯实动力之基。以区、街、居“三级联动”为基础,突出网格化管理“主动发现、服务转介、帮办代办”功能,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站全覆盖,配备13名社会救助专职助理员+39名专职社工,依托全区1086余名网格专员网,联动辖区照料护理、安全防护、心理支持等社会组织网,联合N个社区志愿服务队,“多网合一”整合形成一个多元化、专业化、全员制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网络,变“被动求助”为“主动救助”,切实夯实社会救助基层工作队伍内生动力保障之基。
二是“三主动”提升救助能力。严格落实“三主动”工作机制,依托主动发现网格队伍,对辖区困难群众开展多轮次走访摸排,精准摸清各类困难群体基本情况和生活需求,并将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建立帮扶台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三是“五主体”整合服务体系。整合基层社工站、救助站、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养老服务机构、未保站等民政服务力量,建立起“困难群体+专业社工+社会组织”救助服务体系,对社会工作介入困境人群救助的功能进行创新定位,加大资源链接与整合力度的同时,聚焦困境人群实际需求,逐步建立起双向服务机制,在救助服务中“送资源、送服务、送技术”,把服务送到困难群体的屋里头、心里头。
二、“快”字领航、项目加持,“三引三化”跑出社会救助“加速度”
一是引入专业化社会组织。持续开展调研摸底,积极探索、统筹社会资源,深入挖掘、引入救助类社会组织、慈善志愿服务、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化社会力量,作为拓展救助工作的有效途径,联动53家社会组织和2738家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形成服务转介、帮办代办的全员救助机制。比如,网格员入户时发现辖区某困境儿童自身存在多重残疾,情绪暴躁,易激动,其奶奶压力大,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社区知了解后立即联系专业社工进行评估,与孩子一起制定服务计划,协助其家庭链接到济南市慧爱残疾人服务中心和山东省残联的语言康复,进行巩固训练和康复辅助。针对奶奶情绪问题,社工首先为缓解其照护压力为其提供喘息服务,进行短暂的放松,之后为奶奶链接到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奶奶缓解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通过个案服务的介入,该家庭产生了多层面的改变,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家庭整体氛围也变得轻松。社会力量的注入,弥补了政府单一救助的不足,有效满足了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
二是引进社会化资金投入。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强化政社校企多线联动,融合优化辖区救助服务资源,形成“政府购买+企业捐赠+公众捐赠+资助性基金会捐赠”的资金模式,每年投入1400余万元推出专业社会组织专项居家养老服务,为社会救助家庭中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专项研发亲情E联“一键呼”智慧安全服务。同时,有效利用社会化筹款1200余万元,助力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引用项目化救助运营。统一制定“快乐暑期·快乐相伴”“向日葵·向阳开”“花开四季”等一大批救助项目,引导社会爱心企业主动认领。同时,针对困难群众实际需求,研发爱照护、城市探索、阿尔兹海默症罕见病、喘息服务和安养到家等特色社会救助服务项目166个,为阿尔兹海默症罕见病等特殊困难人群提供社会融入、心理减压等服务,为辖区70名孤困儿童提供周末自习室、城市探索等服务。
三、“新”字赋能、拓宽维度,多点发力解锁社会救助“新效能”
一是救助群体全方位覆盖。首先,针对困难程度高、问题复杂、意外风险发生可能性较高的个人和家庭,以个案管理服务为主,提供危机干预、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缓解危机并改善他们的处境;其次,对困难程度低、有发展性、改变意愿强的个人和家庭,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群体,以支持性、发展性服务为主,开展能力提升、儿童教育、就业支持等服务,挖掘与激发个体和家庭潜能,重建生活信心,找寻脱困可能;第三,对困难程度一般、无发展性、危机程度低的个人和家庭,主要为老年群体,以入户探访服务和陪伴式关怀为主,跟踪关注其生活情况和情绪状态,预防风险和困境程度升级。
二是救助内容全口径挖掘。基于历下创益园园区优势-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功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研发方寸间、爱照护、喘息服务和安养到家等30余项具有历下特色的陪护志愿服务项目,综合运用专业服务方法,特殊群体关爱走访、助洁助康、照料护理、慈善帮扶等各项服务精准落地,切实打通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厘米”。
三是精神服务全过程供给。依托辖区专业社工力量,启动“泉润工程”个案管理服务机制,开展“清泉润心”“舒心氧吧”“燕归心”情感陪护志愿服务,面向困境家庭定期进行心理筛查、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及时为受助对象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开通24小时心理疏导热线,累计服务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群众3.6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