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济南传统地名图册|舜井:曾被誉为“松韵南熏”,历下十六景之一
发布日期:2023-06-06 浏览次数: 字号:【

按照《地名管理条例》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市民政局陆续对外公布了200个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并将这200个传统地名的沿革、来历、历史典故等汇编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印制了首部《济南市传统地名保护图册》。那么,你对每天行走的街道、小巷到底了解多少呢?赶快记住讲给家人听。

舜井

舜井位于历下区舜井街中段西侧。泉池呈井形,直径1.56米,深2.8米,石井壁,上置块石雕凿的圆口作岸,周饰石栏。

舜井一名的最早记载见北魏时期,因虞舜掘井出泉的传说而得名。舜井的事迹,见于《孟子》等古籍。据载,大舜年幼丧母,后母与弟弟骗大舜淘井,然后落井下石,幸亏井下石壁有溶洞通外,大舜得以逃生。然而大舜也因此发掘出一处甘泉,人们称之为舜泉,也叫舜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当时的舜井在骊山之下,今泉称为“历祠下泉”。唐代的记载才明确舜井即今址。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载:“齐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称之‘历山’,以北有泉,号‘舜井’。东隔小街,又有石井,汲之不绝,云是舜东家之井。”宋代习称它为舜泉。1985年修复,建舜园。后舜园拆除,今存圆形井池。

舜井历史上名气很大,欧阳修、苏辙、元好问、曾巩等文学大名家都曾有诗赞。井边今存元至治三年(1323)所立迎祥宫碑,张养浩篆额,张起岩撰文并书。舜井周边过去为舜庙,院落宽宏,殿宇巍峨,满院松柏苍翠,曾被誉为“松韵南熏”,列入历下十六景之一。舜井是七十二名泉之一,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

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趵突泉公园内,泺源堂南。泉池东西长30米,南北宽18米,深1.75米,汇入西护城河。
趵突泉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因此泉三窟迸发,喷涌有“卜嘟”之声,故名。一说,“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故名。趵突泉最早称“泺”,春秋时即已名显,《左传》载:桓公十八年(前694)“公会齐侯于泺。”。趵突泉又称娥姜(英)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济水又东北,泺水入焉,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俗谓之为娥姜水。”北宋称趵突泉、槛泉、温泉。曾巩《齐州二堂记》曰:“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趵突之泉,冬温,泉旁之蔬甲,经冬常荣,故有谓之‘温泉’。”宋、金时期,趵突泉还被称为爆流泉,最早见于宋张邦基《墨庄漫录》。金元好问《济南行记》:“凡济南名泉七十有二,‘爆流’为上。”沿用时间最久的是趵突泉一名。1956年依泉建园,称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列七十二泉之首,为济南八景之一,曾巩、苏轼、苏辙、赵孟頫、张养浩、元好问、康熙、乾隆等人均有题咏。趵突泉周边名胜古迹有观澜亭、泺源堂、娥英祠、来鹤桥等。趵突泉所在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周边三大殿为省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