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政局组织专家进行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评审,按照“思想品德好、服务能力好、履职尽责好、工作实绩好”的“四好”标准,共确定全市2023年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10名。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省民政厅“1261”总体工作思路,鼓励引导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切实落实好照护责任,促进特困救助供养政策落实落地。
附件:1.2023年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名单
2.“最美照护人”事迹简介
附件1
济南市2023年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名单
1.市中区杆石桥街道 丁文利
2.槐荫区张庄路街道 刘 俊
3.天桥区制锦市街道 孟庆丽
4.章丘区宁家埠街道 翟玉国
5.平阴县孔村镇 姜言春
6.济阳区仁风镇 张秀花
7.商河县殷巷镇 赵庆港
8.高新区遥墙街道 蔡宝和
9.高新区巨野河街道 张爱荣
10.起步区太平街道 洪 振
附件2
真情关爱 温暖人心
——市中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丁文利
丁文利,男,汉族,64岁,济南市市中区,毕业于济南市第六中学,1979年9月参加工作,2018年从济南化肥厂退休,市中区杆石桥街道新市区社区特困人员的弟弟兼照护人。
该特困人员今年66岁,无儿女,肢体残疾四级,但因股骨头坏死,行动困难。两家距离有十公里路,但是自从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十二年中丁文利每天风雨无阻,坚持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帮助就医,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哥哥创造整洁的环境和便捷的生活。
特困人员更换股骨头住院期间,丁文利一直在医院陪护,端屎端尿,出院后还将其接到自己家中休养,为他准备营养丰富的饮食,每天帮助他复健。在丁文利的精心照顾下,特困人员仅半个月就能拄着手杖自己出门了。丁文利认真履行照护义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特困人员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温暖与希望。
以爱之名 守护夕阳
——槐荫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刘俊
刘俊,女,59岁,是世纪中华城社区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人。在刘俊到来之前,特困人员曾经找过三个护理人,但都与他合不来。刘俊来到特困老人家,看到家里情况确实困难,第二天便和自己的老伴自费购买了洗衣机、冰箱送到家里,因特困人员肢体三级残疾,家中有台阶上下不方便,刘俊又自费为特困人员安装了扶手。刘俊自2018年从事护理员,五年如一日,利用个人时间去帮老人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
对待特困人员,刘俊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关怀备至,老人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除了照料好老人的日常起居,刘俊也十分重视老人的心理护理,与老人交心、谈心做朋友,把老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去照顾,她认真熟悉掌握需要照料的每位老人基本情况、饮食、生活护理以及特殊生活习惯,陪他们聊天、散心,让他们心情愉悦。
刘俊说,只要条件允许,她就想一直干下去,她热爱这份工作,她想让更多的老年朋友绽放出最美的笑脸。
精心照料 无微不至
——天桥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孟庆丽
孟庆丽,女,汉族,1956年6月生人,济南石油化工二厂的一名普通退休工人,家住天桥区制锦市街社区镇武街,是制锦市街道特困供养老人的照护人。
特困老人无儿无女,独居在制锦市镇武街,老伴儿去世后孤身多年,脾气倔强,无经济收入来源,仅靠微薄的救助金维持温饱。自2017年开始,孟庆丽全天候精心照护年逾九旬的老人,将她如母亲般照料,吃、穿、住、病等事事关心、无微不至。
每天,孟庆丽不到6点就起来,先打扫卫生,照顾大娘如厕、洗漱,再准备早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住的是老房子,面积小、采光通风差、没有集中供暖,2014年秋天,孟庆丽咨询热电部门开户流程后,填表格、跑手续缴费,终于在寒冬到来之前给家里装上了集中供暖,老人摸着热乎乎的暖气片,眼眶泛了红,激动得说不出话。就这样孟庆丽用专业、用心和那份热忱的爱陪老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
最美夕阳守护者
——章丘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翟玉国
翟玉国,男,汉族,53岁,章丘区宁家埠街道明家村村民,是特困供养老人的弟弟兼照料护理人。该特困人员1954年出生,已年近70,一辈子没有成家,无儿无女。年轻时家庭特别贫困,母亲早逝,为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放弃了个人大事。由于年轻时吃了太多苦,身体也随着年龄渐长变得不堪重负,落下了病根,患上了高血压、血囊肿,胃病、精神衰弱也随之而来,身体抵抗力下降。
2007年,特困老人脖子正对着咽喉的地方突然长了一个血块,而且增长迅速。翟玉国立刻带大哥做了手术,并在医院悉心照顾了十几天。由于手术部位特殊,为了保证一日三餐的营养,他将食物全部打成流食,一勺一勺喂给大哥,十几天下来,大哥皮肤光鲜,元气恢复得极快,连医生看了都连连赞扬他照顾病人照顾得好。
暑来寒往,岁月流逝,十多年来,过度的操劳,使翟玉国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去看一看大哥。让大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享受着快乐的晚年!
善行义举暖人间
——平阴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姜言春
姜言春,女,汉族,54岁,中共预备党员,平阴县孔村镇胡坡村人,是胡坡村特困供养老人的侄媳兼照料护理人。
特困老人今年92岁,无儿无女,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平时靠轮椅生活,衣食住行完全不能自理。
从2009年开始,姜言春照顾特困老人,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当时,姜言春为照顾孩子上学在县城租房居住。老人在村独自生活,姜言春每周回村,为老人洗衣晾被,打扫卫生把老人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这样,她坚持了八年。
2016年,特困老人又添新毛病,双眼白内障,难以视物,姜言春便把老人接到了租住的房子里与其共同生活,完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这一住就是7年。7年来,姜言春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大事小情都是她在跑前跑后。照顾好老人饮食,护理好个人卫生,闲暇时推着老人去公园散心。姜言春的孝心,感动了无数人,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她于2017年被评为平阴“十大孝星”、获得山东教育卫视举办的“首善杯”孝亲大使称号。
精心照护 为爱坚守
——济阳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张秀花
张秀花,女,56岁,济阳区仁风镇后王圈村人,初中毕业,现在家务农,是后王圈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嫂子兼照料护理人。
该特困人员48岁,在不满周岁时就被诊断为视力残疾,并且智力不健全,还患有精神疾病,张秀花平时便会给他打扫卫生,收拾院子,清洗他换下来的衣物,照顾他就像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样。特困人员的心智仅如三岁孩童,经常会在家拉扯被子、撕衣服,被子烂了、衣服破了,屋子里被他搞得一片狼藉。张秀花也不恼,每次都是默默地帮小叔子及时更换、清洗、打扫卫生。张秀花经常买许多好吃的给小叔子,拿吃地哄着,让他尽量待在家里,确保他的安全。八年如一日,张秀花做起这些事来倒也得心应手。
心地善良的张秀花,她的言语,她的举动像绵绵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像柔柔的春风般温暖人的心灵。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在我们心中,终究是最美的,我们始终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暖心照护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商河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赵庆港
赵庆港,男,汉族,26岁,家住在商河县殷巷镇殷巷村,是分散特困供养老人的侄孙兼照料护理人,小伙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能吃苦肯受累,在县城经营买卖二手车生意。
特困老人今年75岁,膝下无儿无女,常年来都是侄子两口子(小赵的父母)照顾其生活起居。近年来,小赵的父母由于年轻时为家庭操持落下一身的疾病,小赵夫妻俩主动从父母手里接过照顾老人的“接力棒”,担起照护老人的责任。尽管生意很忙,小赵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回家给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服,陪老人聊聊天,检查家里燃气、电器等,确保老人人身安全。
小赵用自己的爱心和孝心凝聚着整个家庭,把家中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左邻右舍每次提起他时,都赞不绝口为他竖起大拇指,说他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小赵的举动深深感染着身边无数的村民。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让村民把爱老敬老传颂为一种风尚,为商河这个文明、温馨、团结的大家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四十五载诠释人间真情 祖孙三代传承孝亲家风
——高新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张爱荣
张爱荣,女,汉族,70岁,高新区巨野河街道北徐马村人,是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的弟媳兼照料护理人。
1976年,23岁的张爱荣结婚后,便与丈夫共同照顾言语一级残疾、先天聋哑、无儿无女的大哥。2021年,张爱荣的丈夫因病去世,她便一人承担起照顾大哥的重任。对大哥45年的坚守,张爱荣无怨无悔,她始终坚守着对家庭“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在平日生活里给大哥洗衣、做饭、刮脸、理发……面面俱到,生病送医、看护、端水喂药,更是亲力亲为。
如今,张爱荣的儿媳王春燕,在婆婆的影响下,也主动替婆婆分担起照顾毕增顺老人的生活起居。孙子毕于涵年龄虽小,但在奶奶和妈妈的言传身教下,也经常跟大爷爷分享玩具和零食,让老人感受到儿孙绕膝的家庭幸福感。
一家三代人,爱的照护“传承接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照护初心,诠释出人间大爱,也传承着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耄耋之年 三春温暖
——高新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蔡宝和
蔡宝和,男,汉族,1963年出生,60岁,高新区遥墙街道蔡家村人,是该村分散特困供养老人的照料护理人。
特困老人1935年出生,88岁,无儿无女,因年事已高,生活无人照顾。2021年冬天,天寒地冻,该老人感染风寒,卧床不起。村两委立即为其找寻一位可以照料护理人。蔡宝和毛遂自荐,化身守护人,主动承担起照顾这位耄耋独居老人的职责,不论寒冬、酷暑,风雨无阻地给老人送去一日三餐,照顾老人吃药。
在蔡宝和同志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身体日渐好转,一直坚持着每天送热饭,闲暇之余打理老人的生活起居、陪老人拉家常、打扫院子、过年过节给老人送去饺子、贴福字,让老人感受节日氛围,把老人的生活起居照顾得井井有条,老人身体康健,精神矍铄。
党员蔡宝和用真情温暖群众,用仁心帮扶群众,用责任描绘党的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暖心守护夕阳红
——起步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洪振
洪振,男,32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太平街道羊栏口村村民,是同村特困供养老人的照料护理人。
特困老人今年69岁,无儿无女,步入老年之后,体弱多病,丧失了劳动能力,独自一人住在车库。2020年8月始,享受农村特困供养待遇,并明确了洪振为其照料护理人。
多年来,洪振悉心照料洪兆华老人的生活起居,生活环境干净卫生,老人清爽整洁;四季被褥按时更换,及时清洗;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全面;老人生病时陪同外出治疗、倒水吃药,有时候甚至是和衣而睡,就怕半夜老人有个突发情况;疫情暴发期间,他按时为老人做环境消杀,全民核酸检测时,更是不厌其烦地天天带老人去核酸点进行检测。
“春雨无声,润人心田”,洪振一如既往地坚持,村民们全都看在眼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洪振以实际行动彰显大爱无声,谱写了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