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济南市民政局“三项举措”助推社区治理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3-04-06 浏览次数: 字号:【

4月4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组织部、市委纪委监委机关、市委政法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同志介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郭爱武参加发布会

加强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从夯实基础、强化保障、制度创新入手,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建立社区工作者“3岗20级”薪酬体系,人均财政保障经费居省内前列;连续5年、累计投入1亿元,支持保障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566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占比56%;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服务圈”,社区服务质量和效能有了明显提升。下步,聚焦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着力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

全面落实新修订的《济南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会同组织、政法等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方案,采取考试考核等方式,推动专职网格员择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同步面向社会再新招录一批社区工作者,确保年底前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不少于18人。加强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市级举办4期左右示范培训班,带动区县实现全员轮训,帮助提升履职能力。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取得证书的,按照每月100-300元不等的标准发放职业津贴,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二、着力完善社区党群服务阵地。

市级每年继续列支2000万财政资金,补助支持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力争3年内建设100处左右示范样板。配合组织部门全力打造“泉新泉驿”党群服务中心品牌,再布局建设一批集公共服务、教育养老、文化公益等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在具备条件的社区进一步推行24小时“不打烊”服务,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城市永远亮灯处。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加大阵地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使用率。

三、着力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质量

持续优化“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开放式、无柜台”服务环境,提供全方位、互动式、零距离服务。全面推行帮办、代办等服务模式,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全面推动落实《济南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深化“15分钟服务圈”建设,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