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生命文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为进一步弘扬生命文化,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生命教育,今年清明期间,市民政局主办、市第二殡仪馆承办组织开展了以“讲述生命故事”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广大文学爱好者用真情实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犹如束束色彩斑斓的花儿,或娇艳、或淡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细细品读,芬芳、甘冽、怡人,涓涓文字抒发着对生命的热爱,让读者在自我生命的历程中感悟生命的意义,找寻生命的真谛。自今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获奖作品,以飨读者。获奖作品展示了生命教育的别样之美,一起来欣赏吧。
乡村逸事
(三等奖)
傍晚,乌云密布,大雨将至。平时看爱鬼片的盘二开着“小四轮”进入霉人岭路段时,一阵阴风迎面刮来,吹得他心里直发毛,因为他开的拖拉机的车斗上,就拉着一具白茬子棺材。
当地有二次葬的风俗,所以霉人岭上到处都是阴森森的坟坑和红漆未褪的棺板。至于骨殖,早已捡进锦埕,选择风水穴进行第二次安葬了。一些腐朽的棺板在风吹雨淋下滑到路上,人们出于忌讳,也不清理。拖拉机一碾过去,咔嚓咔嚓作响,极像鬼叫。盘二的板寸头,根根头发上竖。他只想快点儿开出这段“鬼路”。
转过一个弯,在横七竖八的烂棺板路边,突然冒出一个黑衣人,在一下一下地向拖拉机招手。那人极瘦,手是枯手,像树枝一样。盘二以为是鬼,直到对方喊“盘二搭个车”时,才认出是村里的杠头——60多岁的麻大胆。
麻大胆在当地是个名人:村里有人去世,通知他,他就组织杠夫去抬棺材;哪家人请地理先生选好了风水穴,通知他,他就组织殡工去挖坟捡骨。其他人捡骨,都是蹲在坟坑边,手持火钳夹骨头;只有麻大胆,跳进坟坑,蹲下去,用手捡,以保证每具骨殖206块骨头一块不剩地捡进大口锦埕里。由于他的敬业精神,虽然他长得瘦小,貌不惊人,但杠夫们服他,村民们也信赖他,尊重他。
盘二停下车说:“可车斗上拉着棺材。”
“我一辈子跟棺材打交道,难道还怕棺材?”麻大胆像瘦猴一样爬上车斗,坐在棺材上问,“给谁拉的?”
盘二边开车边说:“给麦大爷拉的。”麻大胆不解:“麦大爷才70多岁,身体还那么硬朗,就开始买棺材了?”盘二说:“你还不知道吗,县里推行火葬,镇上的森工厂不再生产棺材,改生产家具了。这是最后一具,麦大爷托了好多关系才买到的。”
“啧啧,买棺材还要托关系。”麻大胆慨叹,之后说,“提前买棺材,不是咒自己早死吗?”盘二说:“这也是不得已,但麦大爷说,长江以北就有提前给老人买棺材的习俗,只有我们两广一带忌讳……”
正说着,铜钱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而且来势凶猛,很快呈瓢泼之势。盘二的驾驶座上有雨篷,不怕,继续顶风冒雨开车前进。瘦小的麻大胆未带雨具,被冰冷的雨点砸得直打哆嗦,瘦脸皱成了一个核桃。见雨越下越大,他只得掀开棺材盖,躺进去避雨,并在里面把棺盖合上。盘二扭头看了一下,心里暗暗发笑,这一招也只有麻大胆想得出。
拖拉机在暴风雨中吼叫着穿行。路面泥泞滑溜,车速减慢。
开出乱坟岗路段,天色更暗了。前面有个粉色的影子在招手。到近了,盘二把车停下,原来是村里“大能人”的老婆扈芝。她穿着一件粉红的雨衣,凉鞋的一根襻儿断了,在暴风雨中行走困难,所以要求搭车。
盘二待扈芝上了车斗后,继续开车。
扈芝刚上车时,以为车上拉的是电视柜。现在细看,才发现是白茬子棺材。她向来胆子很小,不由得恐惧起来。但刚上车就要求下车,肯定会被盘二嘲笑,况且风雨这么大,鞋子又坏了,何时才能走到家?坐拖拉机则要快得多。再说了,那是白茬子棺材,又没装过死人,怕什么,不过是几块木板。这样一想,扈芝的胆子就大了一些。她站着靠在驾驶座雨篷的背后,这样风雨就打不到她的脸上了,但目光所及之处,总有那具白茬子棺材,让她心里发毛。她索性闭上眼睛。
这条泥路坑坑洼洼的,每过坑,车斗就上下颠簸,那活动的棺盖也就嗑嗑有声,极像鬼在咬牙切齿。棺盖每响一下,扈芝就忍不住睁开眼睛看一下。
村里打了一段水泥路。进入水泥路后,拖拉机不再颠簸,棺盖也不再响。扈芝心里安静了许多。
雨渐渐小了,也快到家了,扈芝舒了口气。她看了看薄暮中的家一眼,同时也扫了一眼白茬子棺材。
突然,无缘无故地,棺盖动了一下。扈芝以为是幻觉,定睛一看,没错,棺盖不但在动,还被顶开,斜搁在棺材上!之后,一只瘦骨嶙峋的手,从棺材里伸了出来……
“盘二,快停车!”扈芝尖叫。
盘二好不容易才开上“高速公路”,水泥路笔直又没有车辆行人,所以速度开得很快,听到喊声,还没来得及减速,扈芝就看到棺盖被咣啷一声往旁边一掀,一条黑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在棺材里躬身坐直……
“呀,炸尸了——”扈芝恐怖地怪叫一声,不顾一切地跳车,重重地摔到水泥路肩上,那只穿烂凉鞋的右脚摔脱臼了。
原来,麻大胆躺在棺材里避雨,十分憋闷,听到雨打棺盖的声音变稀,知道雨小了,就顶开棺盖透口气,没想到却把胆小如鼠的不知情的扈芝给吓坏了……
扈芝后来住院治疗,除了医保外,还花了5000元钱。这钱该由谁出?盘二说:“该由麻大胆出,是他把扈芝吓着了,扈芝才跳车摔伤的。”麻大胆说:“我并没有吓她,我只是想从棺材里出来透口气。她是坐你的拖拉机摔伤的,这钱该你出。”盘二说:“这拖拉机并不是我的,是我租大能人的,车主是大能人。”麻大胆说:“那就该大能人出。”
大能人是村里的致富能手,项目涉及种养殖业和租赁业,并不缺钱,但他觉得老婆摔伤了,医药费就该由肇事者出。因此怒道:“搞半天,这钱却由我出,我一没吓她,二没开车,凭什么让我出?还有没有天理!”
麻大胆说:“那就该麦大爷出。如果拖拉机不拉棺材,扈芝就不会跳车,也就不会摔伤。”
麦大爷说:“我买棺材,包括运费在内的所有费用已经付清。你们人货混装,违章操作,出了事故,咋个赖到我的身上?”
推来推去,最后又推到盘二的身上。盘二叫屈不已:“我学雷锋做好事,让她免费搭车,出了事,怎么由我埋单?如果是我驾驶不当,出了车祸导致她受伤,我还有点儿责任。她是自己跳车摔伤的,跟我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扈芝见拿不到医药费,就把盘二、麻大胆、麦大爷三人告到镇上的法庭。
庭长见有麦大爷的名字,就给副县长麦子打电话,把这事的来龙去脉说了。麦子在法院系统工作过20多年,庭长跟他很熟。
麦子听完汇报,才知道老爹瞒着自己偷买棺材,公然跟自己分管的工作作对。原来,县里推进殡葬改革,实行火葬,树立文明、节俭、生态治丧新风,分管领导就是他麦子。
麦子驱车来到村里,掏出5000块钱交给扈芝:“不用告了,这钱我来出。”之后回家把老爹教育一番,叫盘二开上拖拉机,把棺材拉到县殡仪馆,捐给该馆作遗体告别用。
麦子趁机召开村民大会,陈说推行火葬的好处:土葬污染大,容易传播疾病,占用耕地多,所用的棺木又来源于森林。我国人均耕地和森林覆盖率连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到,人口基数超大,哪怕一人占一平方米,十几亿人的现状可想而知。而火葬占地少,森林消耗低,污染环境小,可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你们看看霉人岭,因为长期土葬,成了乱坟岗,水土流失严重。刚才大能人对我说,他想把乱坟岗承包下来,栽种李子,我大力支持。”麦子说。
一个村民高声问:“麦子,你百年之后,也是火葬吗?”
“那还用说。在火葬之前,我还会捐献角膜、遗体。这是我签署的《捐赠志愿书》。”麦子从皮包里拿出志愿书扬了扬。
众人愣了一下,之后热烈鼓掌。麻大胆说:“死人跟活人抢地盘,的确越来越不像话。火葬虽然让我这个杠头失业,但我支持火葬!”
如此一来,村里那几个顽固反对火葬的人,思想也想通了。是呀,副县长老爹想土葬都不行,你算老几?
随行记者把《六亲不认,麦子没收老父棺材;雷厉风行,我县全域推行火葬》一文刊发在县报上,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市报、省报和各大网站纷纷转载。火葬在全县推行十分顺利。
麦子给老爹打电话:“没想你偷买棺材这一招真有效,比我苦口婆心到各乡镇陈说半天还管用。”
麦大爷微笑道:“我当了40多年村干部,知道农民怎么想。他们并不是真正反对火葬,而是想看看上头怎么做,怎么想,所谓上行下效。这回他们看到你六亲不认,铁定火葬,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梁柱生
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江油青莲诗社理事、江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发表有诗歌、散文、小说、故事等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新闻作品500多万字。出版有《容州夜话》《岁月如歌》等个人专著。小说《三轮车夫》获四川省首届通俗文学奖。故事《宣笔世家》获2020年度中国好故事奖。小说《值钱的文物》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