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小林宽澄来到长清革命烈士陵园为长眠在此的八路军老战友宫川英男扫墓。他把从日本富士山带来的水洒到宫川英男的坟墓上。
作为今年中日建交四十周年拍摄的献礼电视系列片《暖流》中所要讲述的一员,93岁的日本八路新四军战友协会会长,当年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成员,曾在山东和济南战斗、生活过的“日本八路”小林宽澄先生4月2日、3日来到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清明节前夕,小林先生不但与自己曾经并肩战斗过的中国八路军老战友相聚再叙友情,还为自己当年一同参加抗日反战同盟牺牲在济南的日本战友宫川英男扫墓。这位93岁的日本老人一生有着复杂的身份:侵华战争的征兵书上有他的名字,而身在济南的几位八路军老战士又称他是自己的亲密战友。在中国的14年里这个日本人到底经历了什么?他的传奇故事又折射出一段怎样的真实历史?本报记者应邀跟随采访了这位日本老八路“回济探亲”的全部过程,独家见证了那感人的一幕幕……
在华14年,他从“鬼子”变成“八路”这次回来,他将家乡水洒在战友墓碑上
“宫川,我来看你了,这是日本家乡富士山的水,我给你带来了。”
4月3日上午10:30,93岁的“日本老八路”小林宽澄,在中国老战友的女儿梁金丽搀扶下拾级而上,来到抗战胜利前两个月牺牲在济南长清的日本“八路军”宫川英男位于长清烈士陵园的墓碑前,从提包中取出一个保温杯,把杯中的水缓缓地洒在墓碑上。小林宽澄说着还从口袋里取出宫川英男日本外甥女一家的照片,对着墓碑一张张地介绍着。
在长清烈士陵园内,宫川英男的墓碑矗立在这里已经数十年。宫川英男在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跟小林宽澄一样,被俘后成为“日本八路”,积极劝降日本兵,宣传反战和平立场,在抗战胜利前的两个月,被日军用刺刀挑死,牺牲在长清。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灵柩被正式迁入长清烈士陵园。
从侵华日军到反法西斯战士,“日本八路”劝降“日本鬼子”
在乘车去长清扫墓的路上,小林宽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宫川英男生在日本的山林县,1941年参加中国八路军,我也是同一年在前线被八路军解放过来的,我俩后来成为了同事,成为了反法西斯战士。”小林宽澄讲述着他和宫川之间的故事,因为没有戴假牙,老人咬字有些吃力,但他的中国话讲得很流利,还带着胶东口音。
小林宽澄告诉记者,他1940年来到中国,用他自己的话说,“被八路军解放过来之前,是日军的一名机枪手”。后来参加八路军后,他成了一名反战战士,在日军蚕食地区,小林宽澄展开卓有成效的宣传,他拿起新的“武器”,除了向日军喊话劝他们投降外,还准备了一些极具威力的反战宣传品。小林说:“那是反战同盟印的小宣传册,上面印着当时的形势分析,日本兵该怎么办,宣传品上还印着日本人一家三口去看樱花。目的就是瓦解他们的斗志。我当时的任务就是向日军讲出我的想法。”
对于小林宽澄来说,距离他百米以外碉堡里的人,是和他一样的日本人。冒着生命危险,小林宽澄向他们喊:“日本士兵朋友们,我是小林,我是日本××地方人,我曾是××军队的,现在向你们讲一些事情,听听我的话吧……”小林宽澄向记者回忆说。
小林宽澄介绍,他的讲话内容,主要是以一个曾经的侵华日军的身份,劝说据点里的日军不要再进行这场侵略战争。“每一次劝说我都充满真情,有时还会给据点里的日军唱日本民歌,唤起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使他们放弃在中国的罪恶行径。为了确保我的人身安全,喊话基本上都是在夜里进行。但即使如此,由于距离太近,还是冒着很大危险。喊一次话后,必须立即转移到二三十米外,因为据点里听到声音,会往这边打枪。”说起喊话的成果,小林告诉记者:“喊过话的这个日本据点,在1943年、1944年就没有出来扫荡过。”
回到日本后受到监视,到处演讲揭露侵华战争罪恶真相
1948年,他在济南市外事办专门负责日侨的遣返工作,不少日军战俘和日本侨民都是由他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后回到日本的。1953年,小林宽澄以内蒙古丰镇人民医院副院长的身份在丰镇生活了3年,1955年12月18日离开丰镇回日本。
回国后他很难找到工作,而且和其他回国的反战同盟战士一样,他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监视。最后他在一家海运公司的轮船上做翻译。
小林宽澄说,自1941年加入八路军,直到1955年回国的14年中,他一直自由行动,为反战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中国他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出路。反而在回国后一直受到日本国内秘密警察的监视,直到85岁时才得到日本政府的解禁。他在日本国内的学校不断演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真相。
一家人为宫川扫墓60年,小林宽澄为中国人真情所感动
一个苹果,两包日本糕点,几包日本硬糖,“日军在华三光政策暴行研究会”7名团员之一的恭口德子将带来的祭品摆放在宫川英男的墓前,还将从黑虎泉边取来的泉水洒在宫川墓前。
记者在扫墓现场还看到感人的一幕——— 宫川英男当年的中国同事李洛夫及家人坚持为他扫墓已经有60多年,4月3日上午,李洛夫的两个女儿、儿子和外孙专程从淄博赶来,为宫川英男扫墓。李洛夫的女儿说:“宫川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和中日友谊作出了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这时墓碑四周已聚集了很多人,其中就有山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他们是利用清明假期专门前来为烈士扫墓的。